2020年初,本來我預計到國外工作
但遇到武漢肺炎,工作跟工作之間多了一個空窗期
大概之後也不會有這樣可以長時間休息在家的生活了
就利用這段時間作了近視雷射手術
眼睛只有一雙,誰都承擔不了手術失敗的風險
剛開始我也會害怕會不會失敗了就失明了,但詳細去了解手術方式跟風險後
才知道就算失敗,頂多也只是近視矯正效果沒這麼好
最差就是繼續戴眼鏡,目前沒有案例因為手術失敗而失明
以下紀錄目前有的手術方式及風險,還有我術後的恢復狀況給大家參考
目前近視雷射手術方式共有三種:
1. PRK/TransPRK
影片是舊式的PRK,新型的TransPRK把點藥水的那段改為雷射
將表層角膜雷射掉,再打雷射在基質層的角膜
接著蓋上繃帶鏡,等待表層角膜長回來再取掉繃帶鏡就好了
優點
∎ 剩餘角膜厚度較多,若有需要的話,比較有本錢做二次手術
缺點
∎ 術後會較不舒服,因為整個表層角膜都被打掉了
∎ 恢復期長,須等表面角膜慢慢長回來,所以至少要1個月眼睛完全不能碰水
∎ 會有表層角膜結痂或生長不平均問題,就會影響到術後效果
∎ 可能會有乾眼症
∎ 因為傷口恢復期長,要忍受這段期間不方便跟七上八下的不安心情
知名診所
台北濰視眼科 (除了這間以外,我幾乎沒看到有人分享這個手術)
2. 半飛秒LASIK
這是近視雷射最常見的手術方式了,幾乎是主流
手術方式是將表面角膜切割約3/4個圓,做出一個掀瓣
在基質層打完雷射後,再將瓣蓋回去
優點
∎ 是最常見的手術,技術純熟
∎ 會把表層角膜蓋回去,所以術後不會像PRK那樣疼痛
∎ 手術傷口20mm-24mm (切3/4個圓)
缺點
∎ 表層角膜只是蓋回去而已,往後一輩子都會有角膜位移風險
∎ 有圓錐角膜風險,雖然上層角膜辨蓋回去,但無法抵抗眼壓,等於是沒張力的角膜
∎ 可能會有乾眼症
知名診所
台北諾貝爾眼科、大學眼科、台中白佳欣...很多眼科都有做這個手術
3. 全飛秒ReLEx SMILE
這是近視雷射最新的手術方式,台灣是2014年引進的,但在國外已有10幾年手術經驗
利用雷射聚焦在基質層,打出一片角膜,再開一個2mm的小孔,將角膜取出
這個不會有角膜辨,所以解決了LASIK大家最擔憂的角膜位移問題
優點
∎ 傷口最小,復原最快,大概1周就能碰水了
∎ 沒有角膜位移風險,而且可以保留大部分原本的視神經
(LASIK切過的地方視神經會重新長回來,但長回來的一定不會比原本的好)
∎ 手術傷口2mm-4mm,因傷口小,所以手術常見的後遺症如: 乾眼、眩光...都會比較少
缺點
∎ 剩餘角膜厚度較少 (雷射角膜的位置比其他手術還要深,
若要算手術位置以下的角膜,會比其他手術來的少,但要抗眼壓的話,上層是可以算進角膜厚度裡的)
∎ 傷口雖然恢復快,但術後的視力恢復期較長,例如看近的東西,要過3個禮拜~3個月才會漸漸變清楚
∎ 若術後效果不理想,無法再做二次手術
知名診所
台北大愛眼科、台北優爾視眼科、台中微笑眼科
(最近大學眼科跟白佳欣都開始有做這項手術,我舉例的是較早就開始做手術的診所)
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近視手術,必須檢測很多數據才能確定眼睛是否符合手術標準
我住台中,查了一下台中有好幾間眼科都有在做近視手術
像是大學眼科、微笑眼科、白佳欣、第一明眼科... (我只列舉看到比較多心得文的眼科)
其中大學眼科是全台連鎖的眼科,還是上市櫃公司
當然心得文也是最多,有很多youtuber也是到這間診所去做手術
主打執刀醫生都是各診所的院長,而且院長自己也都接受過近視雷射手術
2020.05.02 / 大學眼科
我先到台中的大學眼科做諮詢
這天是禮拜六,小小診間擠滿了人,很多是爸媽帶著學齡兒童來做角膜片的矯正或看眼科
做近視雷射的事前檢查是免費的,若有戴隱形眼鏡習慣的人,三天前就要停止配戴
檢查+諮詢時間大概2小時
檢查機器有10台左右,分別測視力、角膜厚度、瞳孔大小、眼壓、乾眼程度...
以下是我在大學眼科測得的數據
右眼 | 左眼 | |
近視 | 725度 | 700度 |
散光 | 175度 | 175度 |
近視 (散瞳後) | 675度 | 650度 |
散光 (散瞳後) | 200度 | 175度 |
角膜厚度 | 531mm | 538mm |
淚液 | 7mm | 5mm |
角膜厚度必須要500mm以上,扣除度數切除的角膜後,剩餘250mm以上才適合做手術
淚液正常要有10mm,低於10都是算偏乾,但現代人3C看到多,很多都是我這種偏乾的數據
其實還有量一個是瞳孔大小,但專員沒把數據給我,瞳孔愈小,術後的眩光機率會越小
做完檢查,專員講解數據、說明有哪些手術方式後
最後是給院長做視網膜有無破洞的檢查,有問題也可以當面問院長
大學眼科最多人選擇的就是LASIK,此種手術方式要用兩台機器
製作角膜瓣的機器 跟 打度數的機器
這兩台機器都有新舊手術方式,手術金額就是這兩種機器搭配
製作角膜瓣:舊 = 一般角膜瓣 / 新 = 倒嵌式的角膜瓣 (倒嵌式復原期較短、角膜辨貼回時會較密合)
打度數:舊 = 四次元定位 / 新 = 七次元定位系統 (七次元打雷射時定位更精準)
手術須於5天前預約
以下是有推薦碼,折價後的價格 (2020/5月報價)
舊+舊 = $49,500
新+舊 = $65,000
舊+新 = $85,000
新+新 = $105,000
smile = $110,000
去大學眼科一定主動要說你有推薦碼
我跟專員說,有打折的話我有辦法要得到推薦碼 (PTT或很多論壇都有人在分享)
專員說那他直接折給我,我也不用特地去要推薦碼了
(若使用別人的推薦碼,對方可以累積點數換眼科的商品)
專員對於smile的介紹輕輕帶過,比較推薦我做LASIK
當天做諮詢的時候,坐在旁邊等,就看到至少2組人做完手術 (做完手術都會帶著特務型的墨鏡XD)
醫生諮詢也是趁著院長手術間的空檔,我上去手術室讓院長檢查跟諮詢
做完諮詢後其實已經決定要做手術了
但保險起見還是找了另一間診所檢查看數據是否差不多,也聽聽其他醫生說法
2020.05.04 / 台中微笑眼科
這間診所也是很多人選擇的近視雷射診所
主打smile手術,當初引進這項手術的人就是這間診所的院長
甚至因為這項手術,這間診所直接改名叫微笑眼科
台北優爾視眼科就是這位院長每周一天北上做手術
可能是平日下午的關係,診所沒什麼人,診間也比大學眼科大很多
做的檢查內容跟大學眼科差不多
但在照角膜地圖時,專員幫我照超~多次,還點好幾次人工淚液
專員說院長對於這個數據很注重,多照幾次比較好
這間診所只接受預約看診,諮詢需要帶健保卡花200元掛號
我在諮詢過程中有提到鼻子過敏連帶眼睛癢的問題
所以最後醫生還開給我人工淚液跟抗過敏的藥水,就是來做眼科檢查的感覺
以下是我在微笑眼科測得的數據
右眼 | 左眼 | |
近視 | 675 | 625 |
散光 | 125 | 125 |
近視 (散瞳後) | 675 | 675 |
散光 (散瞳後) | 175 | 175 |
角膜厚度 | 533mm | 533mm |
淚液 | 2.67mm | 2.67mm |
瞳孔直徑 | 3.9 | 4.3 |
雷射秒數 | 24 | 24 |
術後取出角膜帽 | 100mm | 100mm |
術後角膜厚度 | 273mm | 274mm |
後來我是選擇在這間做smile手術,所以把數據列在一起
這間診所的陳永煌院長真的是這項手術的權威
我查遍各論壇心得文,做smile手術的幾乎都是這位院長跟大愛眼科的藍院長
而且院長有幫自己老婆、兒子、女兒都做這項手術
以前他也是幫人做LASIK,但自從引進smile後,他幾乎都只做smile了
在檢查過程聊天中,我跟專員聊到LASIK手術
專員:剛剛你在掛號的時候有看到旁邊一個沒預約要來看診的人嗎?
他前幾天在大學眼科做LASIK,結果現在角膜就位移了
我當下想說手術有問題不是應該回手術診所去看診嗎
後來想想,要是我的話也會怕手術醫生不承認自己錯,會想說多看幾個醫生
這間診所報價是125,000 (可刷卡),現金價120,000 (2020/5月報價)
手術時間: 每周一二三五六,前一天預約即可
我問專員:你們比較早引進這個手術,為什麼價格還比大學眼科貴
專員:LASIK有分幾次元定位,但smile是直接把你的眼球吸住,所以不會有定位追蹤的時間差
吸附眼球的那個耗材,一眼3萬,兩眼一次就要6萬,因為只有德國蔡司才有,只能跟他買
而買新機器的時候,原廠會送50組耗材,說難聽一點就是讓醫生練手感
我們在新引進的時候也有做特價,當時好像才10萬多而已
(這個他沒說謊,我後來在PTT看到有人在2015年左右說自己用推廣價10幾萬做手術)
大學眼科能夠特價,有可能是他們免費耗材還沒用完... (換句話說就是醫生的經驗可能還沒這麼多)
而且smile手術費用比較高,他們卻不敢主推,有可能是他們醫生還不夠熟練
(但我想台中不推的原因可能是機台在台北,要做手術的話要去台北做,之後回診才回來台中)
我去查了一下,很多診所都主打最新引進,而價格也跟微笑眼科差不多
若他說的屬實,這項手術只會越來越貴
評估後,我決定多花一點錢做smile手術
決定的理由是,不會有角膜位移風險、手術傷口最小
以下整理幾個手術後有問題的苦主遇到的問題
Q:手術幾年後,發生圓錐角膜問題,近視瞬間暴增千度以上甚至深到量不出來,幾乎失明
A:圓錐角膜的原因是雷射後剩餘的角膜厚度不夠
剩餘角膜無法抵抗眼壓,就會被擠壓呈圓錐狀
早期對於角膜厚度沒有嚴格管制,有些人配戴隱形眼鏡還當天取下做測量,這會影響到角膜厚度的數據
一定要測量散瞳後的度數,若有做散瞳,就不可能當天做手術
(我看到一些節目來賓或論壇苦主,不是沒停戴影形眼鏡就做檢查,不然就是諮詢當天直接做手術)
Q:把近視手術引進台灣的蔡瑞芳醫生,在2012年因手術有未知風險而決定封刀不再做手術
A:蔡瑞芳醫生指的是LASIK手術,有些病患手術七八年後,因眩光、夜間視力減退而回診
醫生要做處理時,發現角膜辨可以輕易掀開
覺得角膜辨並不像理想中會癒合,所以認為這項手術有這樣的風險,決定不再做手術
這也是我後來選擇smile的原因
留著一塊隨時會位移又沒張力的角膜,還不如選擇TransPRK或smile
Q:手術後,未來還會近視或老花、白內障嗎
A:就算繼續戴眼鏡,用眼不當的話近視仍會繼續加深
所以手術完,若沒有改變用眼方式,還是有可能近視
人老了眼睛就會老化,當然會有老花、白內障,這跟有無做手術無關
老花了就要戴老花眼鏡,若決定做近視雷射手術時,年紀已經接近老花
醫生可能會建議某一眼保留一點度數,來調節看遠看近都可以看得清楚,但缺點就是會少一點立體感
若大家還有其他問題可以提出喔!我會更新~
手術復原紀錄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手術當天 / 2020.05.15
∎ 必須素顏,不能噴香水或擦任何有香味的東西 (包括保養品),香味分子會影響機器的零敏度
∎ 手術完會有水霧感,不能自己騎車,若沒有家人陪同,診所會幫你叫計程車
∎ 穿好穿脫的衣服 (脫衣服不用經過頭的)
手術當天是平日,總共有三位要做手術
當天我在做一次術前檢查時,專員說我的前一位已經在手術室裡了XD
專員幫我清潔完臉部後,我就被帶進手術準備室
穿上手術衣、眼睫毛被黏起來,等醫生跟我說手術中要怎麼配合他
醫生講話很溫柔、慢慢的,會拿出紙板跟我說明手術過程,會看到什麼東西,我要有什麼反應
之後就進手術室了
躺下去後,手術床會慢慢滑下去,接著聽到機器說:READY,綠點出現後就盯著他看
漸漸綠點會亂動後消失,這時眼睛不要去追綠點,也不用想說要盯著哪裡看,放空就對了
雷射完後手術床會滑上來,此時眼睛會一片霧濛濛,隱約好像看得到什麼
醫生會跟你說看左邊一點右邊一點,待他說就是這裡後,就自己找個標的或黑點盯著看就對了
當時醫生跟我說:看著白光,我想說白光在哪裡,就白白一片根本找不到光源阿
他邊操作邊說:有沒有覺得白光越來越亮,越來越明顯
我心想白光到底在哪裡
醫生就說:妳睡著了嗎?你要回答我啊
我雖然沒看到光源,就:喔喔
另一眼也是一樣的步驟
但我在做另一眼的時候有點分心,醫生說:好~看這裡不要動的時候,我不小心放空眼睛亂動了
然後就找不到剛剛到底看哪裡
醫生要我不要一直動,還說:剛剛那眼就做得很好呀,這一眼也不能鬆懈喔
總覺得左眼的透鏡取出時間比右眼久,也有傷口會被扯大的心理準備
但術後醫生說兩眼傷口都是2mm (傷口可以允許有2-4mm)
這個醫生技術真的很好,大概是有遇過比我更難控制的眼球吧XD
剛做完眼睛有點像隱形眼鏡戴錯邊的異物感
還得到取出的角膜可以帶回家當紀念XD
到恢復室休息時,對面做了一個男生跟我帶著一樣的護目鏡
聊了一下他是今天第一位手術的人
他說手術完大概1個多小時了,已經漸漸可以看清楚東西輪廓
但我剛做完手術,看東西就跟手術前拿到眼鏡的感覺差不多,遠的近的都看不清楚
休息半小時左右,醫生看過傷口沒問題就可以回家了
當天晚上其實沒有太多不舒服的感覺,但我還是盡量讓眼睛閉眼休息
然後依指示準時點藥水,晚上睡覺前要黏塑膠眼罩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手術後隔天 / 2020.05.16
隔天起床看東西已經很清楚了,但還是有點水霧感
就是看東西都像他們自帶柔光的感覺,物體邊緣都是柔光
驗光後視力已經恢復到R0.9/L1.0了
檢查完就讓我去挑一個喜歡的墨鏡免費帶回家,出門盡量都戴墨鏡別讓眼睛曬太陽
接下來一個禮拜我不出半步家門,不只電腦手機,連電視都不怎麼看
完全就是一直閉眼休息
可能是我油性皮膚的關係,有時到傍晚,點藥水時眼周皮膚的油一起流進眼睛裡就會超級刺痛
傳LINE給診所詢問,護士建議我可以點藥水前先點人工淚液滋潤一下
其實我一直都不覺得眼睛乾,但之前做檢查時專員都一直問我是不是隱形眼鏡戴很久,眼睛的數值都好乾
手術前看到有人分享,跟我一樣也是不覺得眼睛乾
結果手術完回診,醫生說他的眼睛已經乾到長斑了,因為眼睛有傷口很需要眼淚滋潤
所以就算醫生跟我說覺得乾的時候再點淚液就好,我還是三不五時就拿來點一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手術後一周 / 2020.05.20
一個禮拜後,物體自帶柔光的感覺已漸漸消失
點藥水時也不會這麼刺痛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很勤勞用棉花棒清眼周的關係 (可以用生理食鹽水或煮過的開水)
驗光後視力已經恢復到R1.0/L1.2了,希望之後可以再進步
一周後看近的東西仍然不清楚,像是看手機的字,雖然字看得到,但就是有種無法聚焦的感覺
醫生說smile手術會從遠的視力先恢復,近的要等3周~1個月,看過其他人分享甚至有到半年的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手術後三周 / 2020.06.10
水霧感已經慢慢沒了,早上起床看東西都很清楚
但是到了傍晚、晚上眼睛比較累時,看近的就會有點無法聚焦
而且我發現有時會有黑色陰影往左上或右下快速飄過,以前沒有特別留意過這個
回診時就問了醫生,才剛描述完狀況,醫生馬上說:這就是飛蚊症
他又補充說:手術前幫你檢查視網膜的時候,我就有看到了
但我覺得很奇怪,因為醫生當時還問我有沒有飛蚊症
既然你檢查已經有看到懸浮物,為什麼還要問我有沒有症狀
回診幾次後,覺得陳永煌醫生其實沒什麼耐心
我問的問題都還沒說完,就一直強調沒問題,感覺對我很警戒
護士可能也知道我在想什麼,走出診間就跟我補充說明:
手術後三個月內都會不穩定,有偶爾看不清楚的狀況是正常的,覺得看不清楚了就點人工淚液閉眼休息一下
這次驗光兩眼都是1.2
接下來是2個月後的回診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手術後1個月 / 2020.06.18
兩個月後覺得右眼明顯變糊
於是提早兩周回診,但陳醫生剛好沒有門診
所以是給另外一位醫生看
這次測出來的度數是左眼1.2/ 右眼1.0
拿的人工淚液變成瓶裝的,量比較多
可能是太在意眼睛的狀況,覺得右眼飛蚊症發作的機率越來越高
手術前完全對飛蚊症無感,但據醫生說法,高度近視幾乎百分之百有飛蚊症
只差在本人有沒有感覺到而已
醫生說我下次回診室手術後三個月來就好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手術後3個月 / 2020.07.31
本來是約8/11(手術後3個月)回診
但真的太在意眼睛了,就提早回診了
這次有指定要掛陳醫生的診
我查其他人的心得,有些人說眼睛糊是因為眼睛太乾
所以中間我有來診所買人工淚液,藥師推薦兩款,一個是含玻尿酸的 (300元/30支),一個是含油脂的 (350元/30支)
我買含油脂的,但點完會短暫視線糊糊的,需要眨眨眼讓淚液平均一下,不然油脂會糊到你看不到
這次回診兩眼都是1.2,但右眼還是差一點,有些1.2的E看不到
醫生說: 你兩隻手的力氣會一樣嗎?不會吧? 但你會說力氣比較弱的那隻手不正常嗎?眼睛也是一樣,兩眼視力或視野明暗都不會一樣
但我覺得有點在講幹話,如果我兩隻手天生力氣不一樣我會覺得正常,但我兩手都有接受過手術,結果卻不一樣我就會覺得怪怪的
就像天生大小奶是正常,如果做完手術兩奶都還差一個罩杯大小,我就會覺得醫生是不是失誤了
不過我的視差沒有到很嚴重,目前還能接受
但我在PTT看到有人說手術完三個月內都是兩眼1.2,結果3個月後右眼越來越糊
這位醫生都是一樣的講法: 還在恢復期,要再觀察一下
結果那位苦主手術完一年,左眼雖然維持1.2,但右眼只剩白天0.8,晚上右眼只剩0.6
希望我不要跟那位苦主一樣.............
接下來的回診是在三個月後回來檢查視網膜 (高度近視建議每6個月都要去眼科檢查有無視網膜剝落或破洞)
留言列表